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行业动态
内蒙古颢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

地址:临河区临白路鹏河物流园区406号

手机:18647865757(王经理)

电话:400-0478-981 传真:400-0478-981

 邮箱:hfny0478@163.com 
行业动态

【硅谷农学院】豇豆锈病识别与防治

发布时间:2015-06-29 16:21:47  点击次数:[]


 


一、发病症状 
此病主要为害叶片,发生严重时也可为害叶柄、茎和豆荚。染病叶片先出现许多分散的褪绿小斑,后稍微隆起呈黄褐色疱斑,这是病害的前期即夏孢子堆阶段,疱斑表皮破裂散出锈褐色粉末,即病菌的夏孢子。一张叶片上的夏孢子堆常多得难于计数,致使叶片早枯脱落。夏孢子堆成熟后或在生长晚期,会在夏孢子堆原处或近处长出黑褐色的冬孢子堆,上面生出深褐色的冬孢子。叶柄或茎部染病,生褐色长条状疱斑,这是夏孢子堆,后转变为黑褐色的冬孢子堆。豆荚染病与叶片症状相似,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的疱斑稍大些,病荚所结籽粒干瘪。
二、病原物
引起豆类锈病的病原菌有好几种:豇豆单胞锈菌(Uromyces vignae Barclay)引起豇豆的锈病;疣顶单胞锈菌引起菜豆锈病。它们都属于担子菌的真菌。在豆类锈病的生活史中可产生5种类型的孢子,都在同一寄主上完成(豇豆锈菌有转主寄生现象)。但最常见的是夏孢子和冬孢子阶段。豇豆单胞锈菌的夏孢子单细胞,短椭圆形或卵形,淡黄色,表面有细刺,大小为20~32×18~25微米,有芽孔2个。冬孢子单细胞,圆形或短椭圆形,黄褐色,顶部有一半透明的乳头状突起,大小为27~36×20~28微米(图2)。豆类锈菌是活物营养的寄生菌,若被寄生部位的寄主细胞死亡,锈菌的营养菌丝也随即死亡。
三、发病规律 
在北方寒冷地区,病菌以冬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。翌年春季在具有水滴和散射光的条件下,冬孢子萌发产生菌丝体,借气流传播产生芽管侵入豇豆叶片,成为初侵染源。然后在受害部位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。锈孢子成熟后,借气流传播到豇豆健叶等部位,萌发后,产生芽管侵入为害,产生夏孢子堆。在南方温暖地区,夏孢子也能越冬。在主要生长期间,锈病菌主要以夏孢子重复侵染为害,夏孢子萌发产生芽管,从气孔侵入,形成夏孢子堆后,又散出夏孢子,通过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。在豇豆生长的后期或环境条件不适宜时,在受害部位产生黑色冬孢子堆以及冬袍子。豇豆锈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。寄主表皮上的水滴,是锈病菌萌发和侵入的必要条件。病菌喜温暖高湿环境,发病最适气候条件为温度23~27℃,相对湿度95%以上。豇豆感病生育期在开花结荚到采收中后期。高温、多雨、潮湿的天气,尤其是早晚露重雾大有利于锈病的流行。种植地土质粘重,低洼和排水不良或种植过密、通风不良,以及过多施用氮肥,都利于诱发锈病。 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。 
四、防治方法
防治豇豆锈病可采取下列综合措施。
1、实行轮作,春秋茬豆地要隔离,采收后立即清洁田园,清除并销毁病残体,促使夏孢子死亡,减少菌源。
2、因地制宜引种中早熟抗病品种,适当早播,使收获盛期避开雨季,可减轻发病。粤夏2号为高抗品种,桂林长豆角、铁线青豆角为较抗品种。
3、采取一切可行措施降低田间湿度,适当增施磷钾肥,提高植株抗性。
4、药剂防治:田间初显症即可选喷下列药剂
:(1)15%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。(2)20%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。(3)40%多硫悬浮剂400倍液。(4)10%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1500-2000倍液(瑞士诺华制药公司新产品)。前两种药隔15天喷一次,后两种药隔7-10天喷一次,连续喷2-4次。也可在发病初期选用50%萎锈灵乳油800倍液,或12%绿乳铜乳油800倍液,或50%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5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,每隔7~10天喷药1次,防治2~3次。
 

,喷洒15%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~1500倍液、50%萎锈灵乳油800倍液、25%丙环唑乳油1000倍液、12.5%烯唑醇可湿性粉剂l000~2000倍液、10%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~300g倍液、40%氟硅唑乳油4000倍液、25%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+15%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、7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+l5%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药剂,间隔7~l0天1次,连喷2~3次,均匀喷雾。

上一篇:2014年我国尿素出口市场分析

下一篇:致富周刊

copyright © 2015-2016 版权所有 内蒙古颢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:临河区临白路鹏河物流园区406号
电话: 18647865757(王经理) 400-0478-981